WordPress widgets

Wordprss widgets plugin真是太棒啦~ 雖然知道這個東西很久了,但一直懶得去裝起來。最近剛好想換theme,但因為我已經在theme裡面改了太多東西,要換實在很痛苦。(忍不住要抱怨一下,wordpress的theme設計實在很差,竟然是一堆HTML和php的攪和物...)剛才終於決定先從sidebar改起,換成widgets plugin來管理,可以讓之後換theme時少顧慮一樣東西。widgets plugin還蠻好裝的,照著README稍微修改一下sidebar.php就搞定了。裝上後,要在sidebar加東西就方便多了,可以直接在這裡這裡找到很多有人寫好的widget來裝上。閱讀全文

Mac下的Latex中文解決方案: XeTeX

Latex的多國語言處理一直是一個很讓人頭痛的問題,剛才想在Mac下裝CJK Latex,雖然有人寫了詳細的教學文件,但裝起來還是編不過台大的碩士論文範本。搞了半天,我終於決定放棄Mac上的CJK Latex....。後來發現有人推薦XeTeX,號稱可以直接使用系統字型,甚麼安裝設定都不用。因為我是直接拿MacTex.dmg安裝包來裝的,裡面早已經包好XeTeX,直接在TexShop裡選XeLaTe再編譯就行了。XeTeX支援UTF-8,所以可以輕易混雜多種語言,再加上直接支援Mac系統上的任何字型,用起來真是超級方便。最簡單的XeTeX template如下:documentclass{article}usepackage{fontspec}setromanfont{LiHei Pro} % 儷黑Prosetmonofont{Courier New} % 等寬字型XeTeXlinebreaklocale "zh"XeTeXlinebreakskip = 0pt plus 1ptbegin{document}在Mac下的XeTeX裡寫中文~end{document}其中有兩行line break的設定是為了解決XeTeX中文的斷行問題,其餘的部份就是用fontspec package來設定字型。romanfont是預設使用的字型,monofont是預設的等寬字,不指定的話只要用到等寬字就會看到亂碼..XD 而在文章內部另外指定字型的方法也很簡單,可以參考下面的圖。我同時用了中文和日文,並且指定日文使用Osaka字型。用CJK Latex安裝字型實在很麻煩,所以一直只能用傳統的楷體和明體,連個黑體都沒辦法用。...閱讀全文

美東10日遊 – MIT Media Lab

我前陣子去了美國一趟,主要目的是跟著幾個同學去MIT Media Lab面試,因為我今年還沒申請,所以純粹是去幫忙處理住宿交通行程等一連串雜事XD 因為主要行程是面試,所以大部份時間都待在MIT所在的Cambridge和Boston附近。其中有三個半天待在New York City,一天順道去New York和Boston中間的New Haven拜訪就讀於Yale的朋友,所以雖說是美東10日,但實質上其實是Boston 7日遊(或者是Media Lab 7日遊orz..)。說起MIT Media Lab,我對它最早的印象來自於高中時看的一本書:e貓掉進未來湯。這本書介紹了很多當時在Media Lab進行中的project,這些project最大的特色就是"酷!",很多只存在於想像或科幻電影中的技術其實已經在這個實驗室被開發出來了。後來陸續也看到幾本書,像是當鞋子開始思考MIT媒體實驗室,甚至在大四後,突然開始大量接收到來自MIT的訊息,不管是MIT的教授來演講,或是MIT學生辦的夜市工作坊,一度讓我有幻覺說MIT其實只有Media Lab這個實驗室。總之,我好歹也是台大iSpace Lab(這叫智慧型空間實驗室)的一份子,會整天接觸到這些東西也很正常。但話說回來,我並沒有覺得這是個非去不可的地方(當然是指去唸書)就是。(這次同行的一個同學就對Media Lab非常狂熱,他連續兩年都只申請這一家,完全不考慮其他地方.....)這次實際到了Media Lab參觀,也在那邊待了好幾天,同學去面試時,我就在裡面隨意亂晃,偷偷看看他們在幹麼。首先先來個前一陣子蠻熱門的project: 100元筆記型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這個計畫的目標是做出一台只要100美元就能買得起的筆記型電腦,進而供給給第三世界國家的小孩使用,以弭平資訊落差。我在Media Lab的一個桌上看到了這玩意的實體(應該是prototype機),整體質感很像玩具,主機都是塑膠殼,鍵盤的觸感是軟軟的橡膠感,螢幕也不大,目測約9吋大。雖然質感像玩具,但真的就是一台筆記型電腦,要是真的量產後讓每個小孩都能有一台電腦,一定會對這個世界帶來極大的影響。OLPCMedia Lab裡還有很多不明的怪東西,像是一台被拆開的百事販賣機,還有下面這個4x4的LCD矩陣,顯示著16個人臉,他們會擺各種表情,偶而會轉轉頭甚麼...閱讀全文

File System 2.0? SpotlightFS

Google又在MacFUSE上做出了一個有趣的file systemSpotlightFS。這東西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很簡單,在SpotlightFS volume下面建個目錄,然後SpotlightFS就會把這個目錄的名字放到spotlight裡去search,再自動產生出每個搜尋到的檔案連結。這個概念跟smart folder一樣,都是動態的把搜尋結果變成一個虛擬的目錄,但其實spotlight中的smart folder並不是真正的資料夾,只能透過finder去存取。而SpotlightFS是透過FUSE產生出真正的資料夾,所以不管任何程式甚至是command line都可以使用。那這個東西會帶來甚麼樣的影響呢?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其實已經不敷使用了,現今資訊量越來越龐大,我們很難把每一個檔案精確的分到某一個目錄中。畢竟分類是一門困難的學問,很少人能一直用一致的方法去把檔案分門別類整理好;目錄分得越深越仔細,存取起來就越麻煩,同時也越可能出現同一個檔案同時屬於不同類別的麻煩情況。還好這也不是無解的問題,在Internet剛興起時,Yahoo!就是用這種人工分類法企圖整理Internet上的所有網站,只是..... 他們失敗了。Google的出現說明了搜尋才是終極的解決方案,而Spotlight其實就是檔案系統的Google。而SpotlightFS的出現,又帶來另一種不同的檔案系統使用方法。透過SpotlightFS,我們可以用關鍵字來為檔案分類,將檔案放入所屬的關鍵字資料夾(也就是SpotlightFS底下的smart folder)中。和傳統的樹狀目錄結構最大的差異是,一個檔案可以有很多關鍵字,也就是可以同時被放在很多資料夾中。如此,樹狀結構就被壓平了。這概念聽起來很熟悉嗎?沒錯,這其實就是flickr和del.icio.us所用的tagging。所以呢,SpotlightFS其實也可以學學人家,稱為File System 2.0了。假如Spotlight的速度夠快的話(顯然現在實在還不夠快...),那我們就再也不用在意檔案實體的存放路徑在哪裡了,只要為檔案標一些tag(怎麼標?在檔案上按⌘(蘋果鍵)+i,有個Spotlight註解的欄位,這裡就可以寫啦),就可以透過SpotlightFS的smart folder來存取檔案。甚至懶惰一點的話,連tag也不用標,反正Spotlight跟Google一樣是會搜尋檔案內文的。只是,上面說了,現在Spotlight的速度實在還不夠快,要拿來作為everyday use實在有點痛苦。但話說回來,如果能讓SpotlightFS不要真的透過Spotlight搜尋內文,而只搜尋tag,那或許就真的能夠進入實用階段了...。閱讀全文

Yahoo Pipes

剛看到Yahoo!推出了Yahoo Pipes這個有趣的新工具,可以讓人用視覺化的方式組合RSS,做出不同的應用。這東西的概念很明顯跟UNIX底下的pipes(也叫filter)相同,透過pipe把一個程式的輸出,轉到另一個程式去處理,如此一層一層的傳遞下去,就可以變化出無限多種可能。Yahoo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們竟然能想到Internet上的RSS也可以拿來這麼玩,並且還做出了視覺化的編輯工具,讓不會寫程式的人也能輕易上手,做出各種有趣的應用。我剛用Safari試玩了一下,不論速度或介面的usability都表現得很好,只是曾經害我的Safari crash過一次....。(所以這篇blog是重寫過的...Q_Q)話說上學期我修HCI課時,原本想做的project就是視覺化的pipes editor,只是用來組合UNIX program的。要是當時有想到可以拿RSS來這麼玩,我的project就能賣給Yahoo了..(想得美XD)。閱讀全文

動態定價

昨天去Boston市中心逛了一家很有趣的賣場Filene's Basement。這家店基本上是一個大賣場,每樣東西的售價都比原訂價便宜許多,但除此之外,這家店還有個非常有趣的定價策略(他們叫automatic markdown plan)。基本上的概念是,每樣商品的價格都會隨著時間過去自動變得越來越便宜;兩個星期前的東西是75折,四個星期前是5折,六個星期前就剩25折,如果八個星期過去還是賣不出去,最後就會捐給慈善機構。一般百貨總是要把賣不出去的東西到季末才來一次大出清,這樣只能一次把折扣打的很低,才有辦法吸引消費者下手,但這樣卻又可能會過度壓低自己的利潤。相較之下,Filene's Basement這個策略真是非常聰明,不但可以免除自身庫存的壓力,而且還能試探出消費者心中對於某間商品的底價。這種定價策略讓我想到,其實在現實世界中並不容易實行這種動態定價系統,最大的問題是標籤是死的,不斷的替換會變成很大的額外成本。所以Filene's Basement直接貼個進貨日期的標籤,讓消費者自己去計算,也算是簡單又有效的策略。可是也因為折扣只有三種,可能並不能完全適用於所有商品,也就是說,有的東西打到五折可能還是賺,但有的東西打75折就賠錢了。可是如果把這種策略搬到網路世界,就完全不同了。網路商店很容易更改每樣商品的價格,也能取得每樣商品過去的購買紀錄,甚至能用此算出最適當的調價函數,也就是讓買賣雙方都開心的平衡點...。所以說呢,怎麼都沒有這樣的網路商店啊?(另一個奇怪的點是,怎麼沒有其他賣場也用同樣的策略來跟他們競爭呢?)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