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的鴻溝 – Dyna Book與iPad

昨天睡前心血來潮翻了一下《世紀末軟體革命復刻版》,這本我一直非常喜愛的經典書籍。(註)意外翻到書中提到Alan Kay在1970年代的Xerox 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提出Dynabook概念的那段歷史:
曾經有好長一段時間,電腦給人的印象是處理複雜運算的龐然巨物,CPU龐大不說,磁帶機、終端機...硬...
閱讀全文

[HCI] 費茲定律Fitts’ Law與使用者介面設計

之前在[HCI] 談人機介面設計與Usability一文中提到了usability的概念,並用了Windows的開始鈕說明了在設計UI上容易忽略的陷阱。這篇文章我會繼續探討介面設計與usability,並以效率(Efficiency)與UI設計時最重要的定律之一費茲定律(Fitts' Law)為重點。設計軟體的操作介面並不難,但很多時候直覺的設計並不一定能達成想像中的目的。這就是usability的研究想要了解的,到底什麼樣的設計才是「更好」的設計?什麼樣的設計其實只會讓usability變得更糟?以menu bar為例,menu是圖形介面(GUI)的最基本元素之一,現代軟體功能越來越強大,包山包海的結果就是menu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深,每一個menu展開後幾乎都有sub-menu,甚至還有sub-sub-menu等等複雜的選單。我每次教我爸媽用電腦時,都覺得Windows的menu根本是設計來折磨使用者的,奇妙的是竟然很少聽人在抱怨這介面很難用,而是紛紛強迫自己「學會」這種操作模式。我想會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早就很習慣於操作GUI了,也沒想過選單能有什麼好用或難用之別。所以先讓我們來想想要開啟一個埋藏在sub-menu裡的功能是多困難的工作(就假設是檔案/最近開啟/某檔案.txt好了)。第一,把游標移到menu bar的「檔案」上,並停住不動;第二,按下滑鼠左鍵打開檔案選單,把游標「垂直往下」移到「最近開啟」上停住;第三,等sub-menu打開,把游標「水平往右」移進sub-menu裡;第四,再度「垂直往下」找到某檔案.txt,在上面停住並按下左鍵。好,想像完畢後你可以試著用你的非慣用手操作滑鼠做一次看看。如果是已經很熟悉GUI的使用者,想必都不覺得操作選單有什麼困難的,但當你被迫用非慣用手操作時,一定會感覺到操作速度大大的降低,甚至沒辦法精準控制游標進入sub-menu,這時我們才有機會體認到操作滑鼠其實並不容易。除此之外,如果仔細觀察,還可以發現進入sub-menu又比平常把游標移到任意地方還困難,因為必須把游標保持在一條狹長的「隧道」裡水平移動,如果在移動時不小心移出了這條隧道,sub-menu就會關閉。gimp有個有趣的案例發生在一個著名的open source影像處理軟體GIMP上(可以說是免費版的photoshop)。當初開發GIMP的團隊曾做過一個有趣的決定,他們決定拿掉固定在視窗頂端的menu...閱讀全文

與大師的近距離接觸

Takeo Igarashi是東京大學的教授,兩年前MMDays曾經介紹過他在UI上的一些研究,還稱他為日本的UI之神。在當時我就非常佩服Takeo的發明,他讓使用者可以直覺地用滑鼠畫出3D模型或是自然地操作2D圖片。這些發明共通的特性是使用者不需要面對複雜的選單和按鈕,只要用直覺的滑鼠動作就能做到極為靈巧的操作;而表面上看起來雖然單純,但背後卻有著非常聰明的想法隱藏在裡面。為什麼我會特別提到他呢?因為再過兩個禮拜,HCI界中最大的conferenceCHI 2009即將要在Boston舉辦,會場就在離MIT不遠的地方。雖然少了一次機會可以順便去別的地方玩,但有個好處就是世界各地在這個領域的學生和教授都會自己跑來Boston。Takeo當然也是CHI的其中一位與會人士,而我們老闆就趁這個機會邀請他來MIT給個演講,除了可以親眼看看他那些超酷的demo外,更棒的是他還會跟我們group的所有人一起吃飯!(當我聽到這消息真是超興奮的,這大概就是那種能跟偶像近距離接觸的感覺吧XD)提到這件事,就讓我想順便比較一下MIT和台大在辦seminar的差異。MIT CSAIL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基本上每個子領域的教授都會自己找該領域的研究人員來給演講,所以我們有AI seminar、HCI seminar、Theory seminar...。這些seminar不強制要求學生參加,每個人挑自己有興趣的去聽就行了。我的老闆負責主辦HCI seminar,大概每一兩個星期就會找個人來演講,這些人來自世界各地,很多都是這領域兩大conference (UIST和CHI)的熟面孔。他們除了來演講外,最有趣的是我們老闆總是會請演講者跟我們整個group的學生一起吃午飯。因此,我們很容易就能認識這領域中的頂尖人物,還可以有很多機會跟不同人討論自己的研究,交換不同的想法。以前在台大時,資訊系每個星期也都會辦一兩場seminar,邀請國內各地的教授給個演講(很少有國外的講者)。大學生通常不會去聽,而研究生是被要求每個禮拜一定都要出席的(碩二要求少一點,但至少兩個禮拜也得去一次)。雖然台大也有這樣的制度,但其實碩士班過了兩年我也沒機會認識哪個講者,更別提能討論什麼研究了。seminar就只是單純的聽人演講,如果講者演說技巧不好或是對題目不感興趣,就會看到下面一堆人在睡覺或玩自己的電腦。雖然說MIT不強制要求學生去聽seminar,但有興趣的人都還是自己會去聽。聽眾人數通常也不會很多,可是因為是自己想聽才去參加,所以演講中的互動和討論很頻繁,而且氣氛也很熱絡。有一次還出現很有趣的現象:台下的人問了一個問題把講者考倒了,但台下另一個人馬上就幫他回答了答案,就在講者恍然大悟後,台下兩個人就隔空討論起來了XD我提到這件事也不是想說台大不好,只是MIT實在有太多台大很難有的優勢,像是MIT鄰近Boston這個被稱為「宇宙中心」(The hub of the Universe)的城市,世界各地的人很容易就會往這跑;再加上MIT的學術聲望和財力,要邀請各地的講者也不是什麼問題。台大雖然是台灣頂尖學府,但台灣距離西方國家太遙遠,很少人會專程想來台灣,再加上台大也沒辦法負擔這種國際旅行的費用(話說,五年五百億都用哪去了?),也難怪國際化只能停留在教授改用英文上課上面了。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