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ave Devloper Preview

昨天透過神秘管道拿到了Google Wave的developer sandbox的邀請。這看起來是對之前有參加Google I/O的人發送的開發用測試帳號,裡面處處可以看到Google I/O的影子。第一次登入Google Wave後,乍看之下真是個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東西。左邊的Navigation和Contacts看起來很像傳統gmail的介面,但神奇的是inbox裡會一直冒出來新的"wave",但這些wave卻不是特別寄給我,而是公開給所有人的。看起來Google Wave像個大型論壇(後來發現更像聊天室,因為你可以看到討論串中每個人正在打的每一個字元慢慢出現!),裡面已經可以看到英文、日文、中文的wave,大多是正在嘗鮮的開發者們的測試文章。wave到底是什麼呢?Google Wave目前給我的印象像是超大型的協同工作+溝通合作平台,Google似乎想把wave變成一種新型態的溝通媒介,可以取代傳統的email或是可多人共享的google docs。一個wave融合了許多概念,除了文字、圖片外還可以包含一種特殊的小程式wave gadget。wave gadget是開放給所有人可以自行開發的,就像igoogle gadget一樣。wave的特色是它可以讓許多人同時編輯、回應,除了可以即時看到每個人的修改外,還有一個時間軸可以回溯整個wave的編輯和討論過程。時間軸可以讓人從最初的樣子開始播放,看每個時間點有誰進來改了什麼,或是做了什麼回應,就像錄放影機一樣。感覺的出來當wave正式推出時又會是一場新的革命,目前先一步進去的developers就像是幫Google探路的先鋒部隊一樣,除了探索可能的殺手級應用外,也幫Google開發盡可能多的wave gadget。目前的sandbox雖然看起來已經有基本的樣子了,但速度還蠻慢的。我想這是因為這還沒有廣泛的deploy到production機器上的關係,希望正式版時就不會有這問題。目前我可以登入的這個developer sandbox裡已經有不少開發者在裡面亂玩,有興趣想先睹為快的人,可以試試看填這個Developer Sandbox Account Request。這是我在sandbox裡面的其中一個wave找到的連結,我不保證一定可以申請到,也不知道要多久,有興趣的人就自己試試看吧。(如果成功申請到也請順便跟我說一下,這樣我才知道這個表有沒有用。)閱讀全文

Android G1初體驗

android-art_537x496

自從昨天拿到一隻免費的android手機(G1)後,這兩天全泡在android裡。昨天花了一晚研究怎麼不插sim card啟用這隻手機(我寫了簡單的筆記,但是是用英文寫的,我懶得再用中文寫一次了,有需要的就將就著看吧),花了幾個小時降級、取得root、升級後,就不知不覺掉入可怕的android世界裡,這也第一次讓我親身體驗到開放平台造成的震撼。

因為android手機上的軟體完全是開放的,從boot loader、firmware、OS、系統程式...

閱讀全文

傳奇人物就在我身邊

今天老闆突然寄來一個youtube video給大家,影片內容是1988年世界上第一隻Internet worm:Morris worm出現時造成的話題新聞。Morris worm是網路上出現的第一隻worm,它會利用系統的bug (sendmail、fingerd、rsh)複製自己並散播到其他UNIX主機上。當時這隻worm還被稱為virus,但它的威力比起一般virus又強大許多,因為一般的virus只能在同一台電腦中複製自己感染不同檔案,所以擁有向外擴散能力的Morris worm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風暴。這隻worm當時是從MIT開始擴散的,所以讓很多人認為作者是MIT的學生。但後來發現,作者其實是Cornell的研究生,會選擇從MIT開始散播就是要混淆視聽。據說這隻worm當初被開發出來的目的並不是要造成什麼破壞,而是為了測量Internet的大小,只是程式有點bug,沒想到...就造成了全世界的電腦大癱瘓。因為這隻worm實際上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所以作者也成了美國第一個被以電腦詐欺及濫用法定罪的人。雖然作者遭到定罪,但他仍被視為某種傳奇的英雄人物,因為這隻worm暴露出網路系統的bug可以造成多大的危害,也迫使所有人開始重視網路系統的安全問題。很有趣的是,這個當初在Cornell企圖利用MIT來混淆視聽的學生,現在竟然是...MIT的教授Robert Morris。從他在MIT的網頁完全看不到這段過去的「傳奇事蹟」,但如果去看他的wikipedia頁面,就會發現整頁幾乎都是在講Morris worm而已XD我在知道這件事後實在非常驚訝,因為我上個禮拜才因緣際會跟他一起吃了許多頓飯。雖然坐在一起吃了很多次飯,也都沒聽人說起這件事,直到今天迂迴的發現原來他就是Morris worm的作者,才讓我大大吃了一驚。另外,藉由他的wikipedia page,我還發現他跟Paul Graham是超級好朋友,曾一起開過一家公司Viaweb (後來賣給Yahoo!,成為Yahoo! Store的前身) ,後來還一起發明一個程式語言Arc。(Paul Graham是著名的LISP Hacker,寫過很多LISP的書,還有一本我很喜歡的「駭客與畫家」。)正覺得世界很小的時候,我又發現更驚人的事情。原來Robert Morris的老爸竟然是美國國家安全局底下的電腦安全中心首席科學家,專長是密碼學,每個UNIX都會有的/etc/passwd裡的加密密碼就是用他寫的crypt library產生的。把全世界搞得雞飛狗跳的hacker,老爸竟然是國安局的密碼學家,這可以說是....虎父無犬子嗎XD閱讀全文

[DIY] Dominion Travel Box

最近閒來無事就會找朋友玩board game,而Dominion目前是在我的收藏中最好玩也最耐玩的一套(強力推薦!)。dominion最大的特色是有500張卡片,每次遊戲是從25種行動卡中挑10種出來玩,而每次看到不同的行動卡都得擬定不同的策略和牌組來取勝。不同的行動卡有不同功能,遊戲中購買卡片時要仔細思考並互相搭配行動卡組成連續技才能發揮最大效用。除此之外,遊戲的勝利條件是要購買勝利點數,在適當的時機開始買點數並保持自己牌組的平衡也是遊戲的一大挑戰。Dominion的規則超簡單,但卻很耐玩;它耐玩的地方在於每次都只挑其中10種行動卡,所以變化非常多,每次用亂數決定也很難玩到重複的組合。而且隨著玩家經驗的累積,常常會發展出不同的策略和打法,即使是同樣的牌組多玩幾次也有不同樂趣。但有點可惜的是Dominion只能最多4個人玩,人太多就沒辦法玩了。(其實我們有試過5個人玩過,同時修改一下遊戲結束條件也還是很好玩。另外,其實5月Dominion就要推出擴充版了,最多可以同時6個人玩一桌,或是8個人玩兩桌XD)雖然dominion是純卡片遊戲,但因為它的卡片種類實在太多,每一種卡都要分開來放,所以導致它的盒子非常的大,每次如果要帶出去,就很難再帶其他的board game了..。為了解決這個困擾,我的DIY魂又燃燒了起來,於是最近在玩時都一直碎碎念:「既然買不到小盒子乾脆就自己做吧!」。我的目標是設計一個可以剛好放進500張卡片的盒子,大小要便於攜帶,而且也要容易把想要的卡片拿出來。google一下後發現也有人做了同樣的事。但我照他的設計圖做了一個prototype後發現他的盒子有點太大了,而且他的圖上沒有畫黏接面,剪好後沒辦法黏起來XD 所以我就依他的設計修改了一下,讓盒子的尺寸能剛好塞進沒上過牌套的500張卡片加上33張分隔卡。以下是我的設計圖:盒子主體和蓋子我是拿有點硬度的壁報紙做,但我後來覺得應該要拿更厚更硬的紙板才會夠堅固。盒子的角落會有4個70x70的正方形,我把其中兩個對半剪開加上雙面膠拿來固定四個角落。盒子完成後,蓋子也是如法炮製,只是尺寸稍大一點而已。我做完後發現上蓋的長寬可以再小一點,其實應該比主體各多2mm就足夠了。但我已經懶得再做第三次,就留給有心人去試吧。分隔卡總共要33張,包括25張行動卡、3張錢幣卡、3張勝利點數、1張詛咒卡、1張place holder。我用上面那個連結裡的設計圖,把他的每張分隔卡上半部剪下來,自己貼在70x90的紙板上,重複33次就完成了..。(手工藝真是很累orz)
成品與原盒的比較。 Fro[DIY] Dominion Travel Box
33張分隔卡。 Fro[DIY] Dominion Travel Box
把卡片全部放進去的完成品。 Fro[DIY] Dominion Travel Box
閱讀全文

與大師的近距離接觸

Takeo Igarashi是東京大學的教授,兩年前MMDays曾經介紹過他在UI上的一些研究,還稱他為日本的UI之神。在當時我就非常佩服Takeo的發明,他讓使用者可以直覺地用滑鼠畫出3D模型或是自然地操作2D圖片。這些發明共通的特性是使用者不需要面對複雜的選單和按鈕,只要用直覺的滑鼠動作就能做到極為靈巧的操作;而表面上看起來雖然單純,但背後卻有著非常聰明的想法隱藏在裡面。為什麼我會特別提到他呢?因為再過兩個禮拜,HCI界中最大的conferenceCHI 2009即將要在Boston舉辦,會場就在離MIT不遠的地方。雖然少了一次機會可以順便去別的地方玩,但有個好處就是世界各地在這個領域的學生和教授都會自己跑來Boston。Takeo當然也是CHI的其中一位與會人士,而我們老闆就趁這個機會邀請他來MIT給個演講,除了可以親眼看看他那些超酷的demo外,更棒的是他還會跟我們group的所有人一起吃飯!(當我聽到這消息真是超興奮的,這大概就是那種能跟偶像近距離接觸的感覺吧XD)提到這件事,就讓我想順便比較一下MIT和台大在辦seminar的差異。MIT CSAIL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基本上每個子領域的教授都會自己找該領域的研究人員來給演講,所以我們有AI seminar、HCI seminar、Theory seminar...。這些seminar不強制要求學生參加,每個人挑自己有興趣的去聽就行了。我的老闆負責主辦HCI seminar,大概每一兩個星期就會找個人來演講,這些人來自世界各地,很多都是這領域兩大conference (UIST和CHI)的熟面孔。他們除了來演講外,最有趣的是我們老闆總是會請演講者跟我們整個group的學生一起吃午飯。因此,我們很容易就能認識這領域中的頂尖人物,還可以有很多機會跟不同人討論自己的研究,交換不同的想法。以前在台大時,資訊系每個星期也都會辦一兩場seminar,邀請國內各地的教授給個演講(很少有國外的講者)。大學生通常不會去聽,而研究生是被要求每個禮拜一定都要出席的(碩二要求少一點,但至少兩個禮拜也得去一次)。雖然台大也有這樣的制度,但其實碩士班過了兩年我也沒機會認識哪個講者,更別提能討論什麼研究了。seminar就只是單純的聽人演講,如果講者演說技巧不好或是對題目不感興趣,就會看到下面一堆人在睡覺或玩自己的電腦。雖然說MIT不強制要求學生去聽seminar,但有興趣的人都還是自己會去聽。聽眾人數通常也不會很多,可是因為是自己想聽才去參加,所以演講中的互動和討論很頻繁,而且氣氛也很熱絡。有一次還出現很有趣的現象:台下的人問了一個問題把講者考倒了,但台下另一個人馬上就幫他回答了答案,就在講者恍然大悟後,台下兩個人就隔空討論起來了XD我提到這件事也不是想說台大不好,只是MIT實在有太多台大很難有的優勢,像是MIT鄰近Boston這個被稱為「宇宙中心」(The hub of the Universe)的城市,世界各地的人很容易就會往這跑;再加上MIT的學術聲望和財力,要邀請各地的講者也不是什麼問題。台大雖然是台灣頂尖學府,但台灣距離西方國家太遙遠,很少人會專程想來台灣,再加上台大也沒辦法負擔這種國際旅行的費用(話說,五年五百億都用哪去了?),也難怪國際化只能停留在教授改用英文上課上面了。閱讀全文